招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 >> 招生信息 >> 正文

|辽师美院招生信息|

2011-09-26  点击:[]

相关说明

考核内容

设计相关性质、发展概况及设计批评(中、西方)

考试书目

《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中国青年出版 2002

《中国工艺美术史》 田自秉 东方出版中心 1985

《设计学概论》 尹定邦 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考核要求

通过了解掌握设计的性质、定义、概念、研究范畴,以及中西方发展的历史概况。其终极目的是为了给考生提供一个理论修养平台,增强其对设计的抽象认识为其专业课上的实践及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按照这一目的,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中、外设计史论》及《设计学概论》的理论考试的考核要求的标准及原则有以下几点:

(1)考试成绩应体现考生对设计这一概念,性质的理解与掌握,通过考试体现出考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度。

(2)考试不仅要检测考生对基本常识的熟记,更重要的是以考试促进考生利用基本历史事实和设计观点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提高。

(3)考试内容比例分配应为:

历史常识、定义概念为35%

分析能力点25%

综合及组织能力20%

自由发挥(个人观点)20%

(4)考试的形式:以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及以名词解释为基本阐释的论述题的组成标准化试卷。

设计艺术学《设计理论》考试分两大板块

第一部分:中外设计史论

1.古代手工艺

主要内容包括:

①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品的基本特点(造型特点、工艺特点、审美倾向等)

②外国古代文明时期特色产品及其基本特点

2.工业设计萌芽时期

主要内容包括:

①18世纪设计风格及代表人物、代表产品

②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点、代表人物,重大事件、名言与理论、代表产品、影响)

③新艺术运动(风格特点、代表人物,重大事件、名言与理论、代表产品、影响)

④芝加哥学派(风格特点、代表人物,重大事件、名言与理论、代表产品、影响)

⑤德意志设计联盟(风格特点、代表人物,重大事件、名言与理论、代表产品、影响)

3.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时期

主要内容包括:

①现代艺术(代表人物,典型风格,重大事件、名言与理论、代表产品、影响)

②包豪斯(风格特点、代表人物,重大事件、名言与理论、代表产品、影响)

③美国早期工业设计(风格特点、代表人物,重大事件、名言与理论、代表产品、影响)

④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与密斯凡德罗 (风格特点、名言与理论著作、代表产品、)

⑤基本流行风格--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北欧风格(风格特点、代表人物、名言与理论、代表产品)

4.现代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主要内容包括:

①地域风格的形成:北欧、美国、意大利、德国、日本

②现代设计、后现代设计(代表人物,典型风格,名言与理论著作、代表产品、影响)

第二部分:设计学概论

考核目的 1

①设计简史,了解设计与工业设计的定义,概念,领域,特征,发展趋势等。

②掌握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与市场,设计与环境,设计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等。

③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定义,范围,领域应用等。

考核目的 2

①掌握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

②掌握设计师的历史演变,技能要求,类型等。

③掌握设计批评的标准与理论等。

考核目的 3

①掌握设计管理的内涵,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设计师的管理等内容。

②了解未来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势,了解绿色设计,设计文明等方面的内容,了解生态设计,本土化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③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内容,方法,程序,以及发展动态等。

④了解设计论文的书写格式,方法等内容。

《中、外设计史论》及《设计学概论》入学考试大纲章节和内容如下:

第一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占15%)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研究的现状,理解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的基本含义;对符号学理论、结构主义理论、混沌理论、绿色设计理论等有一定的了解;对设计以及设计学有初步的认识,为专业的进一步学习作准备。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1、设计史:研究设计的发生及发展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英国设计史协会成立,标志设计史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

2、设计理论:对设计活动进行理论归纳和研究。18世纪50年代荷加斯的《美的分析》是西方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3、设计批评: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来描述、阐释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和现象,并作出价值判断。20世纪初的形式主义批评开现代设计批评的先河。

第二节 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1、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

(1)符号学理论

(2)结构主义理论

(3)解构方法

(4)混沌理论

(5)绿色设计

(6)信息技术

2、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

(1)设计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渊源

(3)中国的设计在西方的反应

(三)考核知识点

1、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2、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的基本含义。

3、符号学理论、结构主义理论、解构方法、混沌理论、绿色设计、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

4、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渊源。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2、领会: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的基本含义。

3、简单应用:初步运用符号学理论、结构主义理论、解构方法、混沌理论、绿色设计等来认识现代设计活动。

第二章 设计的多重特征(占15%)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设计的艺术特征、科技特征和经济性质,理解设计与艺术的渊源、设计的主要艺术手法、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理解科学理论、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深刻理解设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设计的艺术特征

1、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2、设计的艺术含量

3、设计的艺术手法

(1)借用

(2)解构

(3)装饰

(4)参照

(5)创造

4、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

(1)工业设计的艺术特征

(2)广告设计的艺术特征

(3)室内设计的艺术特征

5、艺术推动设计

第二节 设计的科技特征

1、设计与科技进步

2、设计与科学理论

(1)控制论

(2)信息论

(3)系统论

3、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第三节 设计的经济性质

1、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

2、设计作为价值方法

3、设计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

4、设计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设计与生产

(2)设计与消费

(三)考核知识点

1、设计的艺术特征

2、设计的科技特征

3、设计的经济性质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设计的特征

2、领会:设计的艺术特征、科技特征、经济性质的基本含义

3、简单运用: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设计或设计作品

4、综合运用:结合具体的设计现象或设计作品具体分析其特征

第三章 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占20%)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初步了解中国设计的源流,了解各门类设计作品及其特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 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

1、建筑设计

2、园林设计

3、家具设计

4、陶瓷设计

5、纺织品与服饰设计

6、工具设计

(1)农业工具

(2)纺织工具

(3)交通工具

7、兵器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国古代建筑设计

2、中国古代园林设计

3、中国古代家具设计

4、中国古代陶瓷设计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中国古代设计的基本情况

2、领会:中国古代设计中建筑、园林、家具、陶瓷等设计的基本特征

3、简单应用:分析现代设计中传统设计元素的影响

第四章 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占20%)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西方古代设计的基本情况及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

2、理解19世纪设计发展的背景

3、深刻理解西方现代设计和当代设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西方古代设计

1、原始时期和古典艺术时期的设计

2、中世纪时期的设计

3、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 设计与工业革命

1、作为历史转折时期的18世纪

2、早期的设计师和工业家

第三节 西方19世纪设计

1、19世纪设计发展的背景

2、19世纪的设计教育和设计改革

第四节 现代设计运动

1、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2、大战后的设计

第五节 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1、60年代设计文化的复杂性

2、设计和后现代主义

3、新时代设计的方向

(三)考核知识点

1、西方古代设计

2、工业革命和19世纪设计

3、现、当代设计状况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西方设计发展的基本过程

2、理解:18、19世纪西方设计发展的背景

3、深刻理解: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设计思想、设计特征

第五章 设计的类型(占10%)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设计类型的划分

2、理解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的含义、构成要素

3、深刻理解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的领域及其特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视觉传达设计

1、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

(1)文字

(2)标志

(3)插图

3、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

(1)字体设计

(2)标志设计

(3)插图设计

(4)编排设计

(5)广告设计

(6)包装设计

(7)展示设计

第二节 产品设计

1、什么是产品设计

2、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

(1)功能

(2)造型

(3)物质技术条件

3、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1)功能性要求

(2)审美性要求

(3)经济性要求

(4)创造性要求

(5)适应性要求

4、产品设计的分类

(1)手工艺设计

(2)工业设计

第三节 环境设计

1、什么是环境设计

2、环境设计的类型

(1)城市规划设计

(2)建筑设计

(3)室内设计

(4)室外设计

(5)公共艺术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

1、视觉传达设计的含义、构成要素、设计领域

2、产品设计的含义、基本要素、基本要求

3、环境设计的含义、类型及要求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的含义

2、领会: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的构成要素及要求

3、简单应用:运用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分析设计作品

4、综合应用:综合运用本章所学内容进行设计创作

第六章 设计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设计师的历史演变过程,理解设计师的类型和知识技能要求,深刻理解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1、制造工具的人

2、工匠(百工)

3、工匠(含艺术家)、专业设计师

4、工匠、艺术家(兼)、专业设计师

5、现代专业设计师

第二节 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

1、设计师的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

2、设计师的自然与社会学科知识技能

第三节 设计师的类型

1、横向的分类

(1)视觉传达设计师

(2)产品设计师

(3)环境设计师

2、纵向的分类

(1)总设计师

(2)主管设计师

(3)设计师

(4)助理设计师

第四节 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1、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

2、设计师的类型

3、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三)考核要求

1、识记: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2、领会: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

3、简单应用:联系设计实践分析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第七章 设计批评(占10%)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设计批评的含义

2、理解设计批评标准的参照标准和时历性

3、理解设计批评的方式及批评理论自身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批评者

1、两者的范围与特征

2、批评者的多重身分

第二节 设计批评的标准

1、设计评价体系的参照标准

2、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第三节 设计批评的方式

1、国际博览会

2、集团批评

第四节 设计批评的理论

1、设计批评理论的出现与发展嬗变

2、设计批评理论的多元化

(三)考核知识点

1、设计批评的含义

2、设计批评标准的参照标准和历时性

3、设计批评的方式及设计批评理论的多元化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设计批评的含义

2、领会:设计批评标准的参照标准和历时性

3、简单应用:针对具体的设计理论和设计作品撰写设计评论

考试的题型及比例权重

(一)考试的题型

1、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

2、名词解释包括对人物、运动、风格、理论文献的解释

3、论述题强调考生综合分析能力

4、论述题着重强调考生纵向的思维,连系整体进行分析回答。

(要求有自己的见解,突出主题,有针对性的对一问题进行分析)

(二)比例权重

1、历史常识,定义概念为 35%

2、分析能力 25%

3、综合及组织能力 20%

4、自由发挥(个人观点) 20%

附录:题型举例

1、单项选择题

例:我国最早关于设计与制作的专著是战国时期的 。

A、《考工记》 B、《天工开物》 C、《园冶》 D、《武备志》

2、多项选择题

例:按设计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设计大致划分为环境设计和 。

A、室内设计 B、室外设计 C、产品设计 D、家具设计 E、视觉传达设计

3、填空题

例:最具典型意义且代表中世纪设计的是 式建筑。

4、名词解释题

例:产品设计

5、简答题

例:略述视觉传达的构成要素。

6、论述题

例:试述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

资料来源:[1]2016-11-18.必赢亚州242